5月22日,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日子。四年前的5月22日,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但他留下的“禾下乘凉梦”,他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所做出的伟大贡献,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。5月23日中午,红领巾广播带着城中学子一起走进袁隆平爷爷的传奇人生,感受他那崇高的理想与不懈的追求。
袁隆平爷爷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从小就目睹了人们因饥饿而遭受的苦难。那时的他,便在心中种下了一个梦想——让所有人远离饥饿。大学毕业后,袁隆平爷爷毅然投身到农业科研工作中,开始了与水稻打交道的一生。在当时,很多人都认为水稻杂交没有研究价值,但袁隆平爷爷却坚信,通过杂交一定能培育出高产的水稻品种。他带着对科学的执着,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。
为了寻找合适的野生稻株,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团队走遍了湖南、云南、海南等地的荒野稻田。袁隆平爷爷常说:“我一直有两个梦,一个是禾下乘凉梦,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。”“禾下乘凉梦”,是他希望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,穗子像扫帚那么长,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,他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。为了实现这个梦想,他从未停下脚步,不断改良杂交水稻品种,提高水稻产量。
年逾九旬,他依然活跃在试验田,只为让水稻产量再创新高。而“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”,袁隆平爷爷积极推动杂交水稻技术走出国门,帮助世界上多个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。如今,杂交水稻在印度、越南、菲律宾等国家广泛种植,为全球数亿人带来了充足的粮食。
虽然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,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。他让我们明白,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,只要心中有梦,并为之不懈努力,就一定能够实现。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,我们或许不能像袁隆平爷爷那样直接在稻田里培育水稻,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。
在生活中,珍惜每一粒粮食,践行“光盘行动”,不浪费食物,这是对袁隆平爷爷最好的尊重;在学习上,发扬他刻苦钻研、永不放弃的精神,遇到困难不退缩,努力学好知识,为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袁隆平爷爷的“禾下乘凉梦”,是他一生的追求,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。让我们永远铭记袁隆平爷爷的贡献,传承他的精神,在成长的道路上,心怀梦想,脚踏实地,向着美好的未来勇敢前进!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成长路上,与法同行